查看原文
其他

以公园城市为特色的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探索

曾九利、董建华等 城乡规划杂志社 2024-06-18

2021

NO.4

本文为《城乡规划》2021年

期刊以飨读者的第 49 篇论文


摘要

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成都市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系统地落实公园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规划新路径。本文全面梳理、总结了成都市以公园城市为特色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经验,包括在发展逻辑、发展方式、营城路径、治理方式等方面实现理念转变,探索实现公园城市与人及自然和谐共生、促进公园城市创造更多价值服务人民、提升公园城市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等的规划策略,引领城市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作者

曾九利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董建华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空间规划处处长

唐鹏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舒建英  成都市国土规划地籍事务中心副主任

何为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七所副所长

刘欣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五所副所长


2019 年 5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搭建了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明确了空间规划的顶层设计。


其中,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作为在“五级三类” 规划体系中发挥“承上启下、统筹平衡、指导约束”重要作用的一环,是开展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2018 年 2 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省成都市视察,首次提出“公园城市”概念,要求“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


2020 年 1 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明确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公园城市作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自 2018 年以来,成都市围绕公园城市建设开展了全面、系统的工作,包括构建公园城市理论研究体系,出版了《公园城市——城市建设新模式的理论探索》一书,发布了《公园城市成都共识 2019》《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等;完成了公园城市顶层设计,编制了《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等;探索构建了公园城市规划建设与技术标准体系。


成都市于 2018 年 7 月启动了《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规划》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国家总体安全观为指导,严格落实国家、省战略部署和自然资源部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系列要求,将公园城市系列研究成果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形成了具有公园城市特色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步成果。


01

公园城市内涵研究


公园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是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的复合系统,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意味着城市建设模式、城市管理方式、市民生活方式、社会治理方式的全方位变革。


在公园城市理念出现之前,国内外已有生态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等与之相近的概念。但总体来看,田园城市更加侧重于城乡功能的融合和有机联系,花园城市侧重于对城市绿化环境的打造,生态城市则强调社会、经济、生态三者之间的和谐。


公园城市突出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城市实践,更加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更加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促进国土空间利用从粗放式走向集约、高效发展,提升国土空间竞争力;更加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注重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充分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更加突出“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形态,以绿色空间为底色,塑造“推窗见田、开门见绿”的城市界面,城园相融的城市风貌,蓝绿交织、疏密有度的城市肌理,以场景营造为手段,打造尺度宜人、亲近自然、全龄友好的生活环境,形成开敞通透、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


02

规划理念转变


作为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和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规划》以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以“建设践行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主线,实现规划理念的四大转变,引领城市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2.1  营城路径转变:从“城市中建公园”转向“公园中建城市”


《规划》坚持底线思维,锚固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水安全等安全底线,全面筑牢公园城市本底,将全域整体建为一座“大公园”,推动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


2.2  发展方式转变:从“增量主导的外延式发展”转向“增存并重的内涵式”发展


《规划》改变传统“摊大饼”式城市扩张蔓延的模式,强调依托廊道、绿色空间等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形态,实现城市自然、有序生长。实行国土开发强度管控,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和资源高效利用,从扩张型规划转向增存并重型、调整重构型规划,探索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国土空间竞争力。


2.3  发展逻辑转变:从“产—城—人”转向“人—城—产”


《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从“以廉价要素吸引企业,企业吸引就业和人才”的传统发展逻辑,转化为“聚人—营城—兴业”的思路与模式,围绕人的需求,先期建设公园、公共服务和重大设施,以优美的环境与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人才聚集,然后带动周边发展,提升区域价值,真正实现环境吸引人才,人才吸引企业,企业创造繁荣,最终实现“人、城、境、业”的和谐统一。


2.4  治理方式转变:从“空间建设型规划”转向“空间治理型规划”


《规划》强调公共政策属性,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围绕资源配置、用途管制、绩效考核等多方面强化政策设计,构建超大城市空间治理体系,实现精细化规划、精准化治理,确保《规划》能用、管用、好用,更好地发挥其在空间治理方面的作用。


02

规划探索重点内容


3.1  突出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共建公园城市都市圈


从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经验看,国际大都市区的空间组织和治理模式存在明显的区域化趋势,未来城市的竞争将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成都正处于从大城市向大都市转变的关键时期,《规划》充分认识和尊重大都市区空间发展的基本规律,突出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成都市与周边城市的同城化发展,共建成都都市圈。


3.1.1 推动功能空间网络化,构建多中心、网络化区域空间结构


从国外主要大都市的发展历程来看,一般经历了“圈层拓展—轴带带动—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发展过程,最终形成网络化的空间结构形态。


东京都市圈于 1958 年开始编制第一次基本规划,到 2001 年才提出首都圈规划构想,其历版规划的核心在于推动东京从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转变,改变资源要素过度集中在东京都的局面,重新优化城市功能。


《规划》突出区域协调发展,强调网络节点的地位不再取决于规模和等级,而是以节点的特色功能和其在网络中对交通、信息等资源的影响和管控来决定。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的引领下,《规划》构建形成“都市圈核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功能节点城市—特色镇”的都市圈城镇体系,突出核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增长极和动力源作用,强化功能节点城市、特色镇所承担的区域不同功能和特色职能,从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以核心功能的多中心化推动区域向多中心、网络化发展。


3.1.2 强化轨道交通对多中心结构的网络连接作用,建设 “轨道上的都市圈”


在向网络化结构演进的过程中,国内外主要都市圈均是通过交通的网络化来实现都市圈的网络化空间结构的。


如东京都市圈主要是依托“环形 + 放射状”的轨道交通来支撑都市圈的空间结构,其通过对沿线土地开发与轨道建设的一体化统筹安排,提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水平,并逐渐推动都市圈内人口和城市功能的组团化聚集,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经济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助力东京都市圈多中心、网络化结构的形成。


《规划》提出区域共建综合交通体系,推动形成“干线铁路 + 城际铁路 + 市域铁路 + 城市轨道”四网融合的轨道体系,构建多模式复合、多层次衔接、多路径连通的都市圈轨道交通网,实现都市圈中心城区半小时轨道通勤,支撑其实现多中心、网络化发展。


3.1.3 以公园城市理念引领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共同打造高品质宜居生活地


在都市圈空间治理层面,不仅强调设施衔接、产业合作,而且更加注重区域宜居、宜业品质的提升。强调锚固区域绿色空间本底,共抓大保护,共同维育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进大熊猫、川金丝猴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维护区域通风廊道和河流水系,保护碧水蓝天的区域生态环境。强化对邻接地区的引导与管控,避免城镇“粘连”和“贴边” 发展。同时,突出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共同打造天府绿道网络,构建全民共享的公共服务网络体系。


3.2 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自然地理格局,优化公园城市保护开发格局


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东缘,地处由青藏高原(一级阶梯)向成都平原(二级阶梯)过渡的“超级阶梯”上,最高峰达 5 364 m(大邑苗基岭),最低点为359 m(简阳市沱江出境处河岸),超 5 000 m 垂直海拔高差形成了“四分平原、三分丘陵、三分山地”的多元自然地貌,并造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龙门山作为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质量高,以大熊猫为代表的 15 种国家 I级重点保护动物均分布于此。在西部山前区域,优质耕地较为集中;在中部平原区,农业生产及城镇建设条件优越;在东部、南部丘陵地区,耕地质量等级低,城镇建设条件较好。《规划》基于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和农业适宜性评价,立足保护最优质的生态资源和良田沃土,全面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强化底线约束,尊重自然地理格局,优化空间结构,筑牢公园城市山清水秀的绿色本底。


3.2.1 以“四定原则”框定底线,筑牢公园城市绿色空间本底


坚持以底定盘,在“三线”的基础上,框定“新三线”,即文物紫线、安全底线、资源红线,严格保护底线空间。


一是整体保护“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公园城市生态空间本底,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锁定生态空间;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确保成都平原的粮食安全;按照“理现状、评承载、测规模、明方向、优结构、定情景”六步法的思路,统筹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防止城镇无序蔓延,其中,中心城区划定永久开发边界。


二是搭建不可移动文物管理数据库,拓展紫线划定范围,全域全要素地划定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线;避让安全底线,严格规避地质灾害易发区、洪涝灾害易发区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严格遵守资源保护红线,保护生态公益林、水系蓝网和湿地等,再现“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公园城市自然生态之美。


坚持以水定人,强调水资源承载力的底线约束作用。根据“双评价”,以政策确定的“用水总量控制红线”为成都城镇最大承载规模和建设潜力的主要约束条件。《规划》坚持以水定人、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产,并结合公园城市宜居水平合理确定人均用水指标,强化人口总量控制和城镇建设规模控制。


坚持以“能”定业,优化产业及能源结构体系,降低碳排放量。《规划》开展了节能减排评价,以此为依据分区制定产业发展负面清单,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并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建筑产业、绿色物流产业、绿色第三方服务业、绿色金融产业、城市静脉产业、森林康养产业九大产业形态,全面提升绿色产品供给水平。


坚持以气定形,提升公园城市气候的舒适性。结合成都静风频率高的气象特征,创新适用于空间规划的风源空间量化评估模型,实现 100 m×100 m 的风源精确模拟,通过科学寻风、引风入城、环流补风等措施,形成“8+26+N”三级风道系统,提升城市气候舒适性。


针对大气环境特征优化城市布局形态,主城区延续扇叶状组团布局,东部城市新区形成带状组团布局,保障城市周边生态空间的通风能力,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和通风环境(图 1)。


图1 成都市地表热环境分析


强化分区施策,根据风道区域的空间位置特征,以阻隔污染和促进通风为原则对风道系统进行分区管控,严格管控通风廊道范围内的开发建设行为和空间形态,让风道系统兼具阻隔污染和促进通风的双重功效(图 2)。


图2 成都市通风廊道结构系统


3.2.2 尊重自然地理格局,优化市域空间结构


成都市自古以来就呈现出圈层扩张的态势,在龙泉山和龙门山之间发展,导致中部平原地区的开发强度偏高,城镇发展与“都江堰精华灌区”优质耕地保护的矛盾突出。同时,单中心发展格局使得城市的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剧,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逐步显现。


《规划》结合双评价结果,尊重自然地理格局,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要求,破解盆地自然地理特征带来的大气环境容量约束,缓解单中心圈层式城市扩张与“都江堰精华灌区” 保护的矛盾,着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推动城乡形态从“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转变,构建面向资源禀赋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市域空间结构。


3.2.3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实施分区差异化发展


《规划》基于资源本底约束,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细化落实四川省对成都市的主体功能定位,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分区差异化发展战略,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利用有序、土地利用集约节约的空间发展模式,实现公园城市自然、有序生长和可持续发展。结合五大分区差异化发展定位,落实全域国土空间开发强度管控,实施增存并重的发展模式,从扩张型规划向重构型、调整型规划转变。


“西控”区域依照“提质增效、绿色成长”,推动转型发展,实施减量发展;“中优”区域依照“业态迭代、利益平衡”,持续推动场景营造和有机更新,避免产业空心化,实现优化存量发展;“东进”区域依照“筑城兴业、品质聚人”,加快整体成势,建设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实施增量发展;“南拓”区域依照“创新赋能、生态表达”,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施适度增量发展;“北改”区域依照“四向融通、立体链接”,推动高水平开放,建设国际铁路港大港区,加快存量低效用地改造,实施增存并重发展(图 3、图 4)。


图3 成都市自然地理格局


图4 成都市五大差异化分区


3.3  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公园城市竞争力


当前,成都市面临多重战略机遇叠加,亟须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综合竞争力。成都市经济总量虽居全国前列,但 2019 年人均 GDP 仅与广州市 2012 年的人均 GDP 持平,技术密集型行业比重、R&D 投入比重均低于国内先进城市,须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


3.3.1 着力打造增长极和动力源,强化创新引领,增强公园城市竞争力


《规划》围绕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极、两中心、两地”的要求,着力打造增长极和动力源。


一是聚焦先进制造业、新兴服务业和新经济,构建“5+5+1”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聚焦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积极推动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构建形成“1 个创新策源地 +4 个创新承载区 +11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 +54 个高品质科创空间”的创新空间体系;三是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格局,落实“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新要求,着力推进“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依托双机场和国际铁路港,积极构建大枢纽、大通道、大平台,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撑(图 5)。


图5 成都市多层级科创空间体系


3.3.2 转变经济组织方式,构建产业生态圈,建设产业功能区


《规划》打破产业园区思维,转变营城模式和产业发展方式,强调促进产业功能和生活功能、游憩功能、交往功能等多种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建设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复合的产业功能区,转变经济组织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图 6)。


图6 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分布


立足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统筹布局 14 个产业生态圈,整合产业配套链、要素供应链、产品价值链、技术创新链,统筹产业发展的上下游、左右岸,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同时,系统整合上百个产业园区,形成 66 个产业功能区,立足人的全生命周期,完善功能配套,打造特色产业先进要素聚集区和城市新型社区,实现“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一个公园城市示范区”,推动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缓解“大城市病”,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公园城市发展模式。


3.3.3 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设低碳城市


《规划》围绕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强化碳汇能力,创新低碳发展机制,建设低碳城市。


一是坚持“绿色 + 产业”发展,推进传统产业低碳转型升级,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提升绿色产品供给能力;


二是鼓励居民绿色低碳出行,构建“轨道 + 公交 + 慢行”的高效绿色交通体系,加快天府绿道网络建设;


三是优化能源结构体系,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充电点位、特高压电源网等,提升清洁能源比重,控制碳排放;


四是加快构建碳汇体系,形成以自然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为核心的公园体系,强化森林生态系统、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提升碳汇能力;


五是推动建立低碳评价考核机制、低碳认证制度和碳汇交易机制,完善“碳汇天府”机制。


3.3.4 以片区综合开发为抓手,创新城市开发运营模式


《规划》创新 EOD 导向下的公园城市片区综合开发建设新模式,以优质绿色开放空间集聚城市服务功能,形成“公园 +”的空间布局模式,以片区综合开发推进高质量建设。


基于职住平衡、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绿色交通、布局融合等要求划定产城融合单元,按单元进行整体综合开发运营,实现“规划一片、开发一片、成熟一片”。


片区综合开发在实施主体方面,可实现从政府规划、企业建设到两者的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在营城方式方面,可实现从散点开发到集中成势,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在建管模式方面,可实现从规划设计、开发建设、产业策划、土地整理、运营管理的单线推进到全过程的统筹融合,确保规划有序实施、城市高效运营;在投融资模式方面,可实现从土地融资支撑到建设运营平衡,确保城市整体效益和长远效益的最大化。


3.4  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公园城市宜居品质


以人为本,创造优质生活,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规划》注重回归人本逻辑,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的需求,体现对生命全过程的关注,并注重人的参与,从空间建设向场景营城转变,展现“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特质。


3.4.1 注重人的多元需求,全面提升公园城市宜居品质


满足人的生活需求,构建“基础保障类 + 特色提升类” 公共服务体系,营造“公园 +”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一是按照“8+18”的城镇社区生活圈和“8+21”的乡村社区生活圈配套基础保障类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均衡发展;二是根据多元化人口结构,结合国际社区、产业社区等不同社区的特色需求,配套“6+13”的特色提升类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市民多元化、特色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同时,推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临近公园绿地等处设置,塑造“公园 +”完善、便捷、高品质、特色化的社区生活服务圈。满足人的出行需求,营造“公园 +”简约、健康的出行方式,全面提升城市通勤效率。


一是构建“轨道 + 公交 + 慢行”高效衔接的绿色交通体系,推进轨道交通线网加密、站城融合,与常规公交一体化换乘,构建具有多元体验的步行交通网和便捷、舒适的自行车交通网,提升通勤效率。


二是结合通勤需求建设“基本公服圈”和社区商圈,形成便捷的社区慢行网络,让市民“上班的路”和“回家的路”更加舒适便利,解决 80% 的日常生活和社交需要。


三是强化街道一体化设计。

  • 通过压缩车道数量和车道宽度、缩小道路转弯半径等措施,打造慢行优先的安全街道;

  • 通过鼓励沿街公共建筑开放退距、对沿街建筑立面和建筑风貌以及道路照明进行一体化设计,打造界面优美的美丽街道;

  • 通过在街道设计中为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预留空间,设置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和通学优先道,打造特色鲜明的人文街道;

  • 通过鼓励街道沿线土地复合开发、街道空间分时共享,打造多元复合的活力街道;

  • 通过增加形式丰富的立体绿化以及鼓励采用透水材料、雨水花园等街道海绵设施,打造低碳、健康的绿色街道;

  • 通过建立智慧街道服务平台、推广综合管廊等,打造集约、高效的智慧街道。满足人的休闲需求,营造“公园 +”丰富、多元的游憩体验。


充分结合公园和绿道,充分植入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情感感悟、多元娱乐等人本化设施与活动,积极营造绿道休闲健身、生态林园游览、都市农业体验、锦江夜游等游憩场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成丰富、多元的游憩体验。


3.4.2 注重人的参与,推动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


《规划》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城市建设,强调突出人的参与和空间感知,着力营造多元体验、全民参与、全龄友好的美好生活场景和诗意栖居的特色空间场景。


包括以区域级绿道为骨架,城市级绿道和社区级绿道相互衔接,构建天府绿道体系,联结城乡和生态、旅游、文化等资源,构建通勤道、通学道等多元慢行交通网络,营造“珠连锦绣”的天府绿道空间场景;


以特色镇为中心,科学划定城乡融合单元,形成“走廊 + 单元”的乡村振兴空间格局,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将土地整理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现代化、大地景观再造等相结合,营造“美田弥望”的乡村郊野空间场景;


按照“人、城、产”的发展逻辑,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功能复合、配套多元、宜业宜居的产业社区,营造创新活跃的产业社区空间场景;


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深入推进社区商业发展,打造公园社区邻里中心,营造幸福和谐的社区生活空间场景;


传承发展“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内涵,打造“三城三都” 城市品牌,营造多元融合的天府人文空间场景;


统筹协调街道空间各类要素,大力提升街道环境品质,推动街道的“人性化”转型,营造亲切、宜人的城市街区空间场景。


3.5  强化多元风险防控,增强公园城市安全韧性


立足超大城市治理,《规划》在风险评估上不局限于对资源环境、自然灾害的风险模拟与评估,也强调对公共安全风险、财政金融风险等的模拟与评估,并提出风险防控策略。


3.5.1 强化多元风险防控,提升城市韧性


《规划》建立健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能力。建立灾害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体系,完善风险防控、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管理体系。提升防灾空间保障能力,将海绵城市等各项韧性标准融入空间规划和城市建设中。健全重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优化完善公共卫生设施空间布局,建设健康社区、健康城市。


3.5.2 建立国土空间留白机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


《规划》在集中建设区外实施战略留白,为未来国家和省、市重大发展战略落地预留空间。在集中建设区内实施功能留白,为未来城市新兴功能落地预留空间,强化滨水、邻近公园等高生态价值转化区域的空间预留,优化土地开发时序,提升土地价值。同时,将同步研究并制定留白用地的管理办法,建立留白用地启用、管控等相关机制。


3.6  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提升公园城市治理效能


3.6.1 推动“山水林田湖草 + 城镇村”系统治理,提升公园城市空间价值


《规划》对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问题进行诊断,着力推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土壤污染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环境综合治理、植被恢复与生物多样性维护,制定十大整治修复工程。


在城镇内部,要提升空间精细化管理水平,激活闲置、消极的未利用空间,充分利用好城市的“剩余空间”,结合周边市民的生活需求,推动小微空间“织补”,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形成“重点更新单元 + 一般更新单元 +零星更新地块项目”的更新体系,形成统筹协调各方利益、落实更新目标和责任的基本管理单元,并基于“一张图” 系统,搭建“更新地块—更新单元—更新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


3.6.2 构建规划传导体系,提升空间治理能力,保障公园城市战略目标落地落实


为保障公园城市规划目标、本底约束、资源配置等在规划中的逐级传导和落地落实,《规划》构建了以“战略传导、功能传导、格局传导、指标传导、管控传导和清单传导” 为核心的空间传导管控体系。创新地探索如何以空间治理单元实现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要求,并将其有序地传导至详细规划。


空间治理单元包括城镇开发边界内的产城融合单元和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城乡融合单元,产城融合单元的重点是对公共服务设施、绿地指标等进行分解传导;城乡融合单元的重点是对控制线、指标等上位要求进行细化传导。


3.6.3 构建适配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技术标准体系,提升精细化治理能力


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目标,构建全面适配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分级分类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包括市级、县级(包括功能区)、镇级(包括社区)三级,以及“强化底线约束、强化格局塑造、强化品质提升”三类共 52 项技术标准,构建分级分类的规划技术管理体系,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落实到各级各类规划中。


04

结语


在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规划》结合公园城市理论研究和公园城市系列规划探索,按照生态优先、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要求,初步探索了体现公园城市特色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公园城市理论与实践也正在不断深化,未来仍需持续深化对公园城市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及超大城市治理等方面的创新探索,推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



推荐阅读


案例:伦敦达尔斯顿东方曲线花园(Dalston Eastern Curve Garden)


诚邀您订购《2019年度优秀城市规划作品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